Tony change日志之—咆哮

Tony Change是个比较反传统思想的魔术师,感觉是个魔术界的小愤青,他把自己的这篇东西称为咆哮。
    其实我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,但是我觉得看一些不同的观点是很有意思的,本来这就是个百家争鸣的世界,没有什么绝对真理,每个人的看法都有其道理。
    以下是我翻译的一篇:
   
   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看那种简单到只是一个硬币消失的表演。如果你曾经看到Alex Giser表演他的硬币魔术你会知道我在说些什么。没有台词,没有错引,只有纯粹的魔术。我觉得我要定义一下我眼中什么是魔术,很多人认为表现力和台词比手法更重要。古话说魔术师就是一个演员在扮演会魔法的人。这种话让我生气。一个演员怎么知道他应该如何表演魔术师的角色,这就好像让他去演一个外星人,他哪里知道一个魔术师或者外星人应该是怎么样的。演员会更注重表演和台词因为这就是他们知道的全部。但是如果你是在给外国人表演呢,如果你语言的威力无法施展呢?我不支持很多魔术师说魔术是剧院的附属这种看法,魔术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。有时候剧院可以帮助制造一些更好的幻像,但魔术绝不是剧院的婊子。
   
    许多人表演魔术依赖台词和表演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,魔术从本质上来说,是反逻辑的。逻辑告诉我们,如果从A到C,你必须经过B。但是魔术可以让我们感觉从A到C无须经过B.这就是魔术给我的感觉。你制造了一个用逻辑无法解释的现象,除非你知道背后的秘密。如果加上这个秘密,那么魔术就完全是符合逻辑的。想想吧,魔术是这个该死的星球上唯一可以制造这种现象的艺术。这是如此奇妙的一件事情。魔术在观众脑中制造了一个盲点,Paul Harris把这个描述为婴儿的感觉。观众无法从过去的经验中归类这种感觉,于是魔术在他们脑中制造了两种感觉,震惊和挫败感。他们对魔术师会产生两种态度,觉得你很神奇的同时他们会恨你。我有几次只是表演几个纸牌魔术,一些女观众竟吓哭了。那就是些把妹魔术但是把他们吓得不轻。
   
    接下来是我的结论,很多时候台词和表演就是为了让那种冲击不要那么尖锐。你应该看过很多次魔术效果发生后,魔术师会开点玩笑。他们不喜欢魔术制造的那种紧张的感觉。我现在停止把魔术作为工作,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感觉到观众的两种反应,震惊以及挫败感,同时存在。如果你在一个餐厅表演魔术,你不可能让顾客带着挫败感离去,那不应该是你工作的目的,你的目的应该是娱乐他们。但是魔术从本质上来说不娱乐。当然你可以用魔术来娱乐,但本质上那已经是不同的东西了。有人在论坛上说,如果你表演一个Ambitious card流程,你可以爱演多长就演多长,只要你能一直保持娱乐性。那全是他妈胡说八道(fucking bullshit)有娱乐性不能说明那是好的魔术。那就好像说一个正在弹吉他的喜剧演员是一个出色的吉他演奏家,这很愚蠢。
   
    问题是,如果你只是表演纯粹的魔术,没法挣钱。人们喜欢戏剧性的东西,人们喜欢有故事性的东西。这就是为什么我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魔术,如果你生活来源不依靠魔术,那么你可以在魔术这种艺术里发现更广大的天地。对我来说就是让我的魔术更加简单纯粹。我梦想中的魔术是,给观众看我手里一张Joker,然后让他随便说张牌,我将手中的joker摇一下,变成了观众想的牌,然后再变回来。就这么简单。
    好了,咆哮得够多了,接下来大家看一个我研究了很久的变牌手法。我给它取名叫“be kind change"。能看完我咆哮得人,需要放松下:)

    以上是Tony chang的文章 我就翻译下

为您推荐

相关评论

返回顶部